天辰注册登录-天辰金属材料网 联系QQ8599183

天辰注册登陆_法国推出300亿欧元投资计划助力经济转型和工业振

法国总统马克龙12日在总统府爱丽舍宫公布了一项30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主要涉及半导体、生物制药、核能、电动汽车、农业等领域,旨在提高法国通过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能力。业内人士认为,该投资计划切中了法国经济转型和工业振兴的要点,但具体实施效果有待观察。

根据这项名为“法国2030”的计划,法国将依靠大规模的公共资金投资,加强十个关键领域的创新能力,促进法国的经济转型和产业进步。马克龙在当天讲话中说,面对“公共赤字、潜在增长赤字和贸易赤字”,法国必须采取“工业创新的宏观经济战略”,以恢复其独立性、经济实力和在某些领域的领导地位。

根据该计划,法国将投资近60亿欧元,应对半导体短缺并确保法国工业在该领域的独立性,使法国电子产品产量在2030年前增加一倍,并为“更小尺寸的”芯片制定发展规划。此外,法国还计划在交通领域投资约40亿欧元,目标是“到2030年在法国能够生产近200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pouvoirproduireenFrance,àl'horizon2030,prèsde2millionsdevéhiculesélectriquesethybrides),并在2030年前生产首架低排放飞机。

当前,法国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产量不及汽车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业内人士认为,要实现到2030年生产近200万辆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目标,是巨大的挑战。但是,通过大规模的投资,尤其是对电池领域的投资,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马克龙还宣布,将在2030年前向核能领域投资10亿欧元,以开发“颠覆性技术”,特别是“更加模块化”和“更加安全的”小型核反应堆,并优化对核废料的管理。

米兰理工大学核能工程专家乔治·洛卡特利(Giorgio Locatelli)对媒体表示,发展小型核反应堆将提升法国在核能领域的竞争力。“小型核反应堆的部件通常在工厂装配线上建造,然后运输到现场组装,可以轻松适应工厂的特定需求,就像核电领域的‘宜家家具’。”

同时,法国将大力发展绿色氢能源。到2030年,法国将在其本土拥有至少两个超级电解槽工厂,发展相关技术并大规模进行氢气生产,推动在钢铁、水泥和化工等产业部门用氢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帮助这些行业脱碳。该计划还设定了法国工业的脱碳目标,即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15年下降35%。

该计划称,法国在2030年前将至少投资20亿欧元用于农业创新,发展“健康的、可持续的和可追溯的”食品。同时,还将加大对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在2030年前开发至少20种对抗癌症、新发疾病和慢性病的药物。此外,该计划投资还涉及文化创意以及太空和深海海底探索等领域。

行业组织“法国工业”(France Industrie)主席亚历山大·索博(Alexandre Saubot)对媒体表示,新冠疫情危机暴露了法国经济的一些弱点。法国必须迎接能源转型等深刻变革的挑战,“法国2030”计划的推出为法国带来机遇。他指出,工业脱碳意味着生产成本增加,太空探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都需要公共资金的支持。

该投资计划也受到创新型企业的支持。一家名为SpaceAble的法国太空技术初创公司负责人朱利安·康特格雷伊(JulienCantegreil)对媒体说,马克龙提出的投资计划是一个既大胆又现实的清晰愿景。“法国将颠覆性创新作为其下一步太空计划的核心。作为一名企业家,这一计划的提出是一种巨大的支持和安慰。”

但是,也有一些机构对此计划的实施效果持谨慎态度。法国工人民主联合会(CFDT)表示,“法国2030”计划不能仅关注尖端产业部门。改变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需要各产业间的协调。

马克龙在距离总统大选仅半年的时间抛出大规模投资计划,也被视为“竞选牌”。法国《费加罗报》13日刊发文章称,马克龙在爱丽舍宫推出“法国2030”计划,像是“时装走秀中的猫步”,是在为2022年总统大选做准备。“在竞选对手聚焦移民和安全等问题时,马克龙选择了经济主题。”

此前,法国推出总额1000亿欧元的经济复苏计划,其中近400亿欧元为欧盟提供的拨款。法国政府表示,经济复苏计划资金将侧重于支持生态转型和数字经济,此外还将用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和促进就业。

因此,该大规模投资计划还引发了对公共债务增加的担忧。对此,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长勒梅尔13日回应说,在1000亿欧元经济复苏计划后推出的“法国2030”计划,不会改变既定目标,即在2027年使公共赤字回落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他预计,今年法国的公共赤字预计为国内生产总值的8.4%。为实现大幅降低公共赤字的目标,法国有必要进行失业保险、养老金等结构性改革,并削减政府开支。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