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10月13日电 疫苗接种在很多国家拯救了众多生命并帮助经济复苏,但病毒变异带来的不确定性仍然很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的”财政监测“(Fiscal Monitor)发现,疫情将在不平等、贫困和政府财政方面留下持久的印记。
随着疫情的蔓延,全球债务2020年增加了14%,达到创纪录的22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包括公共和非金融私人部门的债务,后者将需要仔细监控,因为过度的私人债务最终可能转化为更高的公共债务。
IMF表示,全球公共债务现在达到88万亿美元,接近GDP的100%。2021年和2022年,公共债务预计将以每年占GDP约1个百分点的速度下降,此后,它应该稳定在GDP的97%左右。随着债务上升,各国将需要根据各自国情调整财政政策,包括疫苗接种率和复苏力度。
IMF认为,这是一个亮点,但并不是所有国家的情况在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和不同收入群体内部都存在显著差异,财政政策也是如此。在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仍然支持经济活动和就业。在这些国家,财政政策正在偏离流行病紧急情况和生命线。它们已经转向公共投资,以促进绿色和数字化转型。一些政策也将使经济更具包容性。例如,在美国,一些预算提案旨在减少不平等,并可能减少近三分之一的贫困。
财政政策也与全球相关。例如,欧盟(下一代欧盟复苏计划)和美国(美国就业计划和美国家庭计划)宣布的大规模计划,如果全面实施,在2021年至2026年期间将为全球GDP增加累计4.6万亿美元。
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具挑战性的前景,因为许多国家的大部分人口仍未接种疫苗。此外,预计危机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导致财政收入相对于疫情流行前的趋势减少,特别是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这将使落实发展议程更具挑战性。财政支持已经比发达经济体更为有限,由于融资约束收紧,财政支持正在进一步减弱。各国政府将需要继续优先考虑健康和保护最弱势群体。尽管与危机最严重时期相比,经济有所改善,但据IMF估计,到2021年底,与疫情发生前相比,陷入贫困的人将增加6500万至7500万人。
IMF认为,风险主要来自病毒变异和低疫苗覆盖率。巨额债务和政府融资需求也是脆弱性的来源。随着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央行开始提高利率以遏制通胀,借贷成本已经在上升。此外,发达经济体还存在利率突然上升的风险。这将对融资条件施加压力,这将对高负债和金融脆弱的国家产生特别不利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看,加大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加快疫苗接种将增加增长前景,并促进公共财政。
建设抗风险能力 加强合作
IMF指出,在不确定的前景和公共财政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各国政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行动:
首先,应根据疫情、经济发展和前景调整政策。支持应逐步解除,财政行动的目标应是遏制公共财政面临的风险,并保持价格和金融稳定。
其次,优先推动经济转型,使其更智能化、更环保、更具弹性和包容性。这意味着加大对物质资本、教育和社会保障网络的投资,并加大对工人再培训和重新分配就业岗位的支持。
再次,逐步增加必要的税收,提高支出效率。鉴于收入持续下降的前景,这些措施在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更为紧迫,这可能会减少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可用资金。
最后,应加强财政政策的可信度,在不损害公共信贷的情况下,为短期内进一步支持创造空间。在紧急支出的同时,需要采取措施确保透明度和问责制。中期财政框架可以让银行相信,政府在财政上是负责任的,并降低了融资成本。
尽管国际社会迄今提供了关键支持,帮助减轻低收入国家的财政脆弱性,但还需要更多支持。最近,IMF的“特别提款权(sdr)总分配”有助于提高国际流动性。如果收入较高的经济体能够将通过特别提款权分配获得的一些资源分配给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那么特别提款权的有益影响就可以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